就在北京最美的金秋時節,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正在進行中。該會議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是全球網聯汽車領域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際交流平臺。本屆大會以“引新薈智 綠創未來”為主題,吸引眾行業翹楚共話智能汽車的未來。比亞迪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柯在未來汽車開發者大會上做出主題演講,分享比亞迪對于智能汽車未來的思考與探索。
新能源加上智能化,汽車數字化新時代勢如破竹!
根據中汽協數據,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自2015年到2021年,已經實現6年連續增長,今年更是迎來巨大爆發。隨著消費者認知的改變,新能源汽車已經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智能化水平也越來越高。
新能源加上智能化,汽車正在從機械化向數字化轉型,這也是未來汽車行業的關鍵。如果說電動化是上半場,那么智能化就是下半場,只有電機毫秒級的響應才能和智能網聯與智能化形成很好的匹配。為此比亞迪DiLink也是不斷向著數字化、智能化作出努力。
以用戶為中心,以場景做驅動!2021實現了DiLink智能網聯系統的全系標配
劉柯表示,截止9月底比亞迪已經累計收獲了91.4萬的DiLink用戶,同比新增149.79%,車機平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1.65小時,同比增長10%,比亞迪汽車APP推出不到6個月的時間,使用用戶量超過130萬。月活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手機NFC車鑰匙已經覆蓋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品牌的368款手機,用戶的月均使用率為61.8%。這些數據也在向我們證明著比亞迪DiLink以用戶為中心做出的成績。
智能化是未來大勢,用戶始終是智能化的中心。汽車是未來的超級載體,如何從被移動互聯網帶動手機行業發展路徑中吸取經驗,讓汽車行業得以借勢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多優質使用體驗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比亞迪DiLink智能網聯系統給出的解題思路,用劉總的發言歸納出來就八個字:順勢而為,擁抱生態。既然手機生態一片繁榮,那就將手機的應用生態接入車機,借此打造一個真正獨立于手機的智能空間終端。
劉柯也在演講中明確表示:智能汽車的唯一判定標準就是,進入車輛后,車機系統能否100%接管、替代、超越手機的所有功能。
所以如大家所見,比亞迪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可以兼容大部分手機應用;而比亞迪的開放生態思路也可以令車機系統更適用多元場景,做到延伸人與車的鏈接。
暖心第三空間,科技實力加持
DiLink 4.0(5G)是黑科技,更是暖科技。汽車將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屬性,而是徹底成為第三空間。無論用戶是否在車內,比亞迪都希望讓用戶可以感受到由這個空間提供的服務。
就像DiLink 4.0(5G)系統,它帶來了行業領先的深淺模式UI設計。隨著光線強弱變化,獨有的深淺模式UI根據車輛所在地的日出日落時間,自動切換系統模式,天亮時自動設置為淺色模式,避免出現屏幕太暗看不清的情況,到了晚上自動切換為深色模式,減少屏幕光亮刺眼看不清路的危險。從使用的角度來說,這是份浪漫,更是份溫暖的關切。
同時比亞迪也希望智能駕駛不再是冰冷的技術,而是如劉柯所說的“輔助、陪伴、救助,智能駕駛是輔助不是替代”。這同樣代表了比亞迪的底層設計理念。
汽車智能化不斷進化,借助行業先行者的力量。隨著DiLink 4.0(5G)的發布,比亞迪已經成為能夠量產具備5G通訊能力汽車的行業領先車企。
劉柯在演講的最后表示:面向未來,比亞迪會陸續放送更多驚喜。科技擁有磅礴之力,但決定汽車行業發展的關鍵是熱愛。作為行業先行者,比亞迪也繼續面向未來的星辰大海不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