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成為那支撬動改革開放的哲學杠桿。短短六千字,激蕩四十年。隨著四十年的飛速發展,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企業,吉利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從1986年成立發展至今,吉利汽車已經成長為自主品牌領軍者,并在今年車市遇冷的大環境下,1~11月累計銷量達到140.75輛,同比增長28.7%,是銷量前十的車企中,唯一同比增長超過10%的車企。
B級轎車,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車企實力的最好代表,吉利汽車旗下的旗艦車型博瑞GE自上市以來,取得了平均月銷4000輛的成績。11月銷量中,博瑞GE PHEV在B級PHEV車型銷量中占比為75%,是該細分市場中的絕對銷冠。
一款成功的B級轎車,體現出車企在供應鏈體系、產品、技術、品控等層面的多維度體系能力,吉利汽車,就以其科技智混新旗艦——博瑞GE,樹立了全球混動B級車新標桿,持續領潮中國品牌B級車市場。
改革開放讓自主品牌取得與世界合作的機會
汽車是一個復雜的工業產品,光靠各大車企自身努力并不能成功的將車生產出來,一款優秀的汽車產品還需要背后無數的優秀供應商們來支撐。
在改革開放以前,國內的汽車生產企業實力落后,無法與國際一流品牌取得對等的合作。經過40年的飛速發展,以博瑞GE為代表的旗艦車型,所采用的汽車零配件均來自世界一流應商。比如來自米其林的輪胎、來自哈曼集團的音響、來自博世的電子系統等等。
即便是一塊中控面板,吉利也向全球征集供應商,因為要提升面板的透光率避免妨礙液晶顯示屏,又要控制變形率、斷裂伸長率、碰撞的安全性等,最后才選擇一家英國供應商的解決方案。
從無到有,建立全球研發和設計體系
改革開放讓自主品牌有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機會,這一點在吉利汽車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目前吉利在全球擁有五大研發中心和五大設計中心,全球科研團隊超1.5萬人,海外研發人員達到5000人。研發中心擁有非常完備的研發設備,承載著吉利汽車產品開發和技術突破的重任,擁有多項中國甚至是世界之最。以杭州灣研發中心為例,其擁有68個試驗臺架的動力總成中心,規模國內第一。同時,動力總成中心高達75%的設備運行效率,堪稱世界第一。
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全球汽車行業發展大勢,而早在2007年,吉利就開始了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部署,以遠高于行業的研發投入,整合全球資源,加強和沃爾沃的技術協同,聚集了超過2500人的全世界最頂尖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團隊。在混動、純電動、氫燃料電池、替代燃料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發部署,通過模塊化、平臺化、標準化,穩步推進新能源領域核心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目前,吉利已經擁有世界領先水平、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新能源動力技術,博瑞GE的智擎科技,正是來源于此。
只有經歷過嚴苛的整車測試,才是吉利汽車
400萬公里到底有多長,相信很多人都沒有概念,也沒有將任何一臺車開到過這個里程。但博瑞GE的整車累計測試里程就達到了400萬公里,這樣的長度足以繞地球100圈。為了保證博瑞GE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吉利汽車的測試團隊,進行過4種涉水深度、6大碰撞測試、4重耐久錘煉、3高環境測評等等。嚴苛的測試,鑄就了博瑞GE更加可靠的安全和耐久性能。
正是有了像吉利汽車這種向上發展的自主車企,有了像博瑞GE這樣自信向上的標桿產品,很多見證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消費者,才能夠對自主品牌車企充滿自信。自主品牌走過向合資學習的年代,如今正處在向上高速發展,充滿自信的成年階段,希望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能夠像吉利汽車一樣,在競爭中不斷提升自身硬力,助力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