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技術發展至今,經歷了從手工打造到流水線作業的蛻變,也經歷了畫圖設計到3D設計的過程。如果說汽車技術革新的上半場是制造工業技術的不斷提升,那么下半場就將是汽車研發技術的迭代更新。說到汽車研發,前幾年平臺化造車在車圈內聊的火熱,特別是大眾,從PQ到MLB再到MQB等等,每個平臺下總能說出幾個大眾神車,而近兩年隨著豐田TNGA在國內的熱潮,架構化一詞被人們認識,而反觀國內,其實吉利汽車也早已在架構化的路上有了一定的成就,CMA架構就是其得意之作。
“汽車移動終端”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其實架構化造車,不論是大眾MQB還是豐田TNGA,再或是吉利CMA,除了提升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之外,最核心的就是將汽車終端化,賦予汽車無限進化的可能,而這正是由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所完成的,也是未來架構造車的核心實力所在。就像我們現在的智能家居產品一樣,可以實現無限在線控制,也可以無線升級。
電子系統的核心處理器、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受摩爾定律影響,迭代非常快。就像3年前用的智能手機相比現在的,已經有巨大代際差距。與2012年豐田首推的TNGA架構、大眾啟用的MQB模塊化架構相比,CMA架構直到2016年才全球首發。比A和B遲到的這四年, 吉利能夠充分利用后發優勢。
CMA超級母體架構擁有“高度聰明的超級大腦”和“高度發達的神經網絡”,對比TNGA、MQB這些國際知名架構,讓其產品具備更高的可拓展性,這也注定了CMA架構下孕育的產品勢必會比它們走的更遠。CMA架構也為了讓旗下每一款產品能滿足未來15年的汽車進化需求,面向“電氣化、智能化、自動化、共享化”的核心技術,CMA超級母體賦予了產品更強大的智慧大腦與神經網絡。因為具備后發優勢,所以CMA在研發上本身就與國際化架構平臺看齊,其設計理念和目標都是目前全球最前沿的。
而為了實現CMA超級母體在電氣化上的優勢,讓各個電子功能都能安全可靠且靈活地運行,吉利創新且運用了更多先進的技術,包括Flexray總線技術、 TCP/IP以太網技術、AUTOSAR軟件技術、整車模式管理系統VMM 、功能安全標準。這些都讓CMA的產品一出生便具備至少15年的無限可能。
以Flexray總線技術為例,其網絡傳輸速率是傳統CAN網絡的20 倍,就好比是12核處理器與單核處理器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速度,更是可靠性和技術的優勢。Flexray總線每個通道都有一組備用導線,減少信息丟失,可靠性十分優秀,且每條信息都能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傳輸,準確性相當高;而靈活性方面,周期內靜態、動態信息傳輸部分的時間都可隨具體應用而改變,靈活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可以說Flexray總線技術為CMA架構下的車型電氣系統提供了最大的拓展空間和無限可能。
除了Flexray總線技術外,TCI/IP 以太網技術也值得一體。其定義了點到點的網絡節點地址,提供高達100 Mbit/s 的數據帶塊。在5G時代下,滿足數據的快速對接,實現更快、更便捷的地圖導航信息下載、娛樂交互體驗。
憑借這樣的技術,這套神經網絡可以讓汽車做到如現在的家用智能科技產品一樣,云操作、云升級、云拓展,讓汽車變成真正的移動終端,這也是CMA架構的核心。作為吉利面向A級轎車市場推出的“新王牌”,PREFACE憑借CMA超級母體世界級架構體系賦予的極致性能與A級唯一2.0TD+7DCT黃金動力帶來的豪華性能品質,將以“顛覆者”姿態重新定義A級轎車最高標準。依靠先進的架構技術,讓汽車不斷“學習”、“進化”,吉利正在為我們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