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Stelvio,估計仍沒有幾個人能想起來是“神馬東東”,但如果說起阿爾法·羅密歐新上市的那臺SUV,想必多數人都會說:“哦,哦,原來是它”。
這就是阿爾法·羅密歐的現狀——具體到車型名稱,沒有幾個真正搞得清楚,但對于這個品牌,由于最近的熱炒,倒是關注度頗高。
相比之前的轎車Giulia,Stelvio無疑從各方面都要更“應景”國內市場。再加上它身上背負的“紐北最快SUV”光環,不少人都對其充滿了期待。“阿爾法·羅密歐的走量車型”、“Macan的新對手”、“高性能豪華SUV新選擇”之類的評語也不脛而走。更有甚者,不少人認為Stelvio加上Giulia,是在為阿爾法·羅密歐下一步的國產探路。那么這個Stelvio真有這么大能耐嗎?如果不是,它到底又是為何而來呢?
阿爾法·羅密歐的品牌特點:注定只會小眾
雖然阿爾法·羅密歐最近被“熱炒”,但相信真正了解這個品牌的人至今仍然不多。“情懷”,是必評菌看到提及阿爾法·羅密歐時曝光率最高的關鍵詞。也正是因為這個關鍵詞,將決定阿爾法·羅密歐在國內市場的命運。
怎么才算有“情懷”?首先肯定是必須要有一些堅持。那種一味應和市場、甚至有些媚俗的品牌或產品肯定談不上情懷。其次是要真有料,光一味個性與眾不同也不行。關鍵還有第三點:它不可能熱銷。大家見過有人針對一款暢銷車,例如卡羅拉、高爾夫去談情懷的嗎?
按照這個標準,阿爾法·羅密歐絕對是世界上最有“情懷”的品牌,沒有之一。有人用“平民法拉利”來形容它,很貼切,但絕不意味著它會受到追捧。因為任何一個品牌,如果按照法拉利的思維去造平民車,它注定只會是小眾。事實上,阿爾法·羅密歐在它主要、也是最注重駕駛的歐洲市場,也不是一個走量的品牌,更不用說在中國市場了。
殘酷現實:純粹的運動和運動噱頭之間的悖論
我們知道,很多品牌都會有意無意地標榜運動,但只要不是法拉利這類的超跑品牌,很少是“真心實意”玩運動的。即便包括像寶馬在內的“運動風格品牌”,其實也大多只是把運動作為宣傳賣點或噱頭。
為什么會這樣?道理非常簡單:市場主流并不追求純粹的運動。相反,一味追求純粹的運動而犧牲的其他方面,會讓市場主流接受不了。我們知道,很多東西在一款車上市難以真正兼顧的。例如我們在獲得純粹運動的同時,就必須要犧牲一些舒適性。而對于“非頂級豪車”而言,純粹運動所付出的成本,也會或以降低豪華感和配置,或以更高的價格為代價。總之,在主流人群眼中,這樣的車“性價比不高”,當然也就無所謂走量。然而在主流廠商眼中,只有像法拉利、蘭博基尼這樣的頂級超跑才不需要走量(也可以生存),常規家用車開發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好賣”。這也就很好解釋了,為什么“純粹運動”的常規車型少之又少。
在所有的品牌里,阿爾法·羅密歐確實是一個例外。你把它視作偏執狂也好,視作有情懷也好,總之只有它是這么玩兒的。怎么玩?即看產品,它的主導產品都是“常規家用車”,例如此次上市的Stelvio。然而在車型的設計路數上,它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它不太在乎市場要什么,而是更在乎“我要做什么”——那就是,追求純粹的運動。
這一點,已上市的Giulia已經給予了我們大致的體會——它幾乎一切的設計和努力,都在力圖打造極致的駕控感,包括動力性、操控性。這方面,標榜運動的寶馬3系標軸都只能“自嘆不如”。換句話說,在賽車手眼里,Giulia可以甩所謂對手幾條街。然而可以肯定的是,Giulia不可能有寶馬3系的銷量。為什么?因為除了駕控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尤其是關鍵性的賣相上,它根本無法與寶馬3系相比,更別說奔馳C了。
Stelvio會成為Macan的新對手?你可能想多了
從宣傳口徑來看,Stelvio倒沒有自詡為Macan的對手。相反,它很有“自知之明”地將競品鎖定為寶馬X3、奔馳GLC等車型。那么為何仍有人覺得,Stelvio有可能成為Macan的新對手呢?大致原因估計是出于個性和保有量的考慮。當然,還有從性能看的。畢竟那個四葉草版本干過了保時捷,成為紐北最快SUV。而Macan,給人的感覺似乎也是高性能。
或許,在海外市場,因為性能買Macan的人會比較多。然而在國內呢?看看身邊,有多少人是因為Macan近乎萬人迷的外觀以及保時捷的品牌力而買單的。反觀Stelvio。必評菌不敢說Stelvio的外觀不好看,但顏值和豪華感這些討巧的地方,它與Macan毫無可比性。這種純粹的駕駛機器或許比Macan開起來更過癮,但很難成為Macan的競品。
Stelvio會不會有受眾群?當然會有。除了固有的“情懷粉”和“真正懂駕駛”的人群以外,阿爾法·羅密歐的小眾與個性本身也是亮點——尤其是在Macan的曝光率已經越來越高、以及有了“眾泰SR9”的攪和之下。只是,這不會形成主流,更不會走量。當然,這種比較也是相對于主流品牌而言。以Stelvio的設計定位,結合中國市場的“強大包容性”和令人振奮的SUV市場紅利,它創造出一些奇跡也未可知。
車云小結:
文章中說了那么多阿爾法·羅密歐的“情懷”、“小眾”,但其實眼下的Stelvio加上Giulia,已經是它有史以來最符合主流市場需求,算是在顏值設計、大屏幕配備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妥協的產品了。不信,再去看看它旗下的Giulietta和MiTo,以及已經停產的156/147/159/166這些,你就會真正理解什么叫真正的阿爾法·羅密歐。
無論如何,我們對于阿爾法·羅密歐這樣的品牌以及它所推出的Stelvio、Giulia,還是要基于足夠的肯定和尊重的。在這個“世俗”的市場,能有這份堅持本身就不容易。同時,它也可以很好地映襯出“情懷”與市場之間的關系。那些至今仍在懷念老3系的人,基于這種比較之后或許也能漸漸理解寶馬為什么會轉變。然而,同樣作為有情懷的人,我們卻真心不希望阿爾法·羅密歐未來也會做出這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