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百年未有之大變革”、“智能汽車集體換代”等話題的輿論熱度居高不下,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推出“殺手锏”級別的重磅車型。提到今年大型車展中最具熱度的車型,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一定能夠占據一席之地。
預計年內交付 強強聯手的新名片
無論是極具熱度的華為全棧合作,還是新車智能駕駛路試視頻的出圈,都賦予了這款新車足夠的光環。事實上,隨著量產進度的推進,阿爾法S華為HI版的用戶交付也漸行漸近。5月,阿爾法S華為HI版產線驗證車正式下線;8月31日,100臺阿爾法S 華為HI版已實現內部的小批量交付,新車預計將于四季度內正式交付。
藏在輿論光環之下的,是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的硬核實力。北汽藍谷與華為的強強聯合,麥格納高端制造保障,出色的安全及三電技術等,賦予這款車極具競爭優勢的產品力與用戶價值,由此這款車也成為北汽藍谷依托極狐高端轉型、向上競爭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中國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電動化兩大核心領域突圍的新名片。
今年年初,北汽藍谷基于BE21純電動汽車產品平臺的電子電氣EE架構及BE21平臺架構底盤技術等相關知識產權,實現了面向海外企業的技術海外輸出,在中國汽車行業首開先河。
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正是基于該平臺打造,具備可升級的云端服務,高性能與高安全的三電技術,可以確保整車支持智能駕駛的全領域、全冗余設計的智能化系統,支持千兆以太網等智能化通訊系統,并將自身產品的真續航優勢、三電控制能力充分發揮。
從傳統制造業向ICT企業轉型,北汽藍谷打破傳統造車的邊界,跨界利用科技領先企業的優勢,實現ICT技術與汽車產業的一次科技融合,在智能網聯技術、智能座艙技術、智能駕駛技術等核心領域均取得亮眼突破,并以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為標板,奏響了自身邁向智能電動出行新時代的新強音。
除了產品層面的硬核實力,北汽藍谷與華為、百度在智能化領域的合作同樣不止于單向的技術合作,融入互聯網的技術與思考、實現軟件及數據能力的突破同樣是北汽藍谷打造真正“朋友圈”的精髓。在北汽藍谷新一輪的定增投資項目中,有較大比重的資金均投入了構建面向未來的新一代智能網聯技術研發中。
高光硬實力之下的苦功
除了產品亮眼的數據和功能,在用戶關心的基礎品質上,北汽藍谷也給出了自己的高標準。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北汽藍谷較早就自主掌握了電動車關鍵的三電技術并實現持續迭代開發,同時還是較早開始純電動車專用整車平臺開發的車企。其全面導入引入麥格納的管理體系,包括針對產品開發的MSDS、針對集成管理的IMS以及針對批量生產的Mafact生產制造體系,真正意義上確保產品質量與性能與國際接軌。
比如在設備及自動化方面,其焊裝車間采用283個機器人進行操作,主要連接工藝全部實現100%自動化,涂膠自動化率達到95%,進一步確保了產品品質的高水準及一致性。
在用戶尤為關注的車輛安全性方面,目前極狐阿爾法T與阿爾法S均采用了鋼鋁混合車身,確保車輛高標準的被動安全水平。相對全鋁車身,鋼鋁混合車身的好處在于可以在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材料,從而滿足不同的剛性及強度需求。,車身最關鍵的A、B柱均采用了高強度熱成型鋼,強度上達到了普通鋼材的4倍,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15噸的壓力。
電池安全方面,極狐阿爾法S搭載電池包總容量為93.6kWh,能量密度194Wh/kg。與其他高能量密度電池相比,這種電池不僅性能突出,而且壽命更長、高溫儲存性能更好。
此外,近期投入使用的北汽藍谷試驗中心二期更設立了全面的電池包試驗區,擁有56個通道的電池包測試設備以及全套的電池安全試驗設備,可以全面覆蓋電池包的國標、行業標準、開發標定試驗內容,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能力最完備,設備最先進的電池包試驗室,進一步強化了其試驗驗證能力與水平,也為產品質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目前,伴隨極狐市場向好、交付穩步提升的走勢,北汽藍谷圍繞新車質量、制造質量、市場質量等三大業務板塊以及能力建設,正持續推動全員質量文化的深入。在疫情常態化、缺芯等行業共性課題之下,如何穩定與強化供應鏈管理,確保三電及芯片等核心資源供應穩定可控,增強數字化運營能力,提高產品交付質量,縮短交付周期等都是北汽藍谷當下必須全力以赴的核心任務。
新賽道的征程中,同時具備用戶數據基礎、自主技術積淀以及產業鏈優勢的北汽藍谷,正迎來多面向好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