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好的設計?是實用?是熱賣?還是經典?但設計往往無法用任何數據來評價它的好壞。而談到設計,德國工業之父 Dieter Rams絕對是個繞不開的名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在工業設計領域他提出了著名的“設計十誡”(創新、實用、唯美、讓產品說話、隱晦、誠實、堅固耐用、細致、環保、極簡)。這項被設計師奉為圣經的設計準則,穿越了歷史的長河,至今依舊熠熠生輝,歷久而彌新。不曾想,時隔40年后的今天,在北京現代第十代索納塔上“設計十誡”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現,成為了其時尚運動設計的完美注角。

如果將Dieter Ram 的“設計十誡”運用到汽車上,那么汽車設計中的六大美學特征便可將其完美詮釋,即“理性美與感性美”、“靜態美與動態美”、“內在美和外在美”。首先,感性美與理性美兼顧,即設計師在以推理計算的方式打造美觀的汽車外觀的同時,還要在車身設計中注入情感和關懷;其次靜態美與動態美并舉,靜則讓人感受到座駕的低調和舒適,動則能將可視元素處于韻律與動態的視覺美感中;最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雙管齊下,內在美包含汽車的結構美、材料美和工藝美,外在美包含汽車的形體美、色彩美和質感美。


汽車的理性美指可以依靠科學的推理、計算、統計來實現的美。理性美在汽車造型上的表現是縝密嚴謹、秩序條理,其數理邏輯性較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數空氣動力學的造型展現。第十代索納塔在這方面就做到了,例如其在后尾燈在燈組的上半部分進行了突出、上翹處理,從而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尾翼。而行李廂上方,設計師又在左右兩邊各加裝6根擾流鰭。看似是為了營造運動感的設計,其實都起到了改善空氣流場、消除不必要渦流的作用。


靜態是一種靜謐的美。人們在寧靜的氛圍里,感受到的是第十代索納塔的安逸和舒適、平靜與祥和。其外觀運用現代汽車“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設計理念,帶來精致、感性的動感設計,造型猶如韓劇中深情款款的“歐巴”倍受矚目,自帶主角光環。
動態美是一種不斷流動變化的美。主要通過弧線與曲線,賦予汽車肌肉緊繃的力量感和速度感,第十代索納塔很好的駕馭了這種美學特征。精雕細琢的車側線條,從A柱下端,一條弧線緩緩向上延伸,隨后快速向下掠過,在C柱下方突然爆發向前,沿著車窗下沿一直伸向前方,看上去宛如一個躍動的八分音符,與SONATA(英譯:奏鳴曲)的車系名相得益彰,極具美感。在發動機蓋上也有線條巧妙的運用,飽滿圓潤的發動機蓋上,點綴的兩條尖銳曲線似定制版西褲上精心熨燙出的折痕,為原本年輕而又動感的外觀增添了一絲優雅。

結構的簡潔合理、鋼度強度的技術要求是第十代索納塔內在美的具體體現,汽車的材料美與工藝美則是其內在美的可靠保障。得益于第三代i-GMP技術平臺,第十代索納塔通過優化設計重新配置了車體骨架結構,能夠將產品平均強度提高10%以上。發生碰撞的時候,能更好的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以駕駛員為中心“隱形戰斗機式”內飾造型,擁有同級最佳水平駕乘空間,配合高檔皮質座椅及科技工藝,處處體現出對駕乘者的尊敬。
第十代索納塔的外形是外觀美的重要元素,具有先聲奪人的魅力。箭羽式前格柵與低趴的車身姿態完美融合,迸發出蓄勢待發的四門轎跑形態,能夠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覺,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由此可看,什么才是好設計?現代生活中,設計師想要設計出好的作品,不僅是停留在設計表面,而是去打造一套集感性與理性、靜態與動態、內在與外在等多維度為一體的系統而完整的美學設計。在汽車領域,第十代索納塔完美演繹了B級車的美學新高度,相信全新推出的第十代索納塔會符合廣大消費者的品味。憑實力,在未來的市場中贏得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