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更新迭代,汽車產業也被一次又一次的重構升級,這其中,新能源造車熱潮無疑成為了汽車產業的一次革新。政府補貼、部分城市汽車限購,加之免稅政策的實施,驅使新能源造車產業一度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想要進入新能源造車行業的玩家一時間蜂擁而至。
在這一細分市場下,區別于體制內正規軍——“第一極”傳統車企,以及依靠資本和新概念造車的生力軍——“第二極”互聯網造車,雷丁汽車正以新能源“第三極”領軍者的姿態,通過轉型布局不斷實現著品牌向上。8月23日,雷丁汽車正式發布了出行服務品牌——“上車出行”,旨在為消費者傾力打造更加經濟、便利、環保的全生態一體式出行解決方案。從出行品牌的發布到核心產品的亮相,一系列緊密動作更向外界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雷丁汽車滿懷信心,在未來競爭市場中勢在必得。
遠見卓識,共享出行+新能源產品雙管齊下
當下,汽車共享出行在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市場容量和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共享出行廣泛的應用場景和相關政策的層層驅動,讓這一領域成為生機無限的藍海。
共享出行的“大熱”也促使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相比互聯網共享平臺受融資影響,主機廠和地方性龍頭企業的優勢尤其凸顯。但目前,90%的共享汽車還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省會城市,特別是受停車位緊張、充電資源緊俏、用車成本升高等因素影響,行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令人堪憂。
這其中,傳統車企和互聯網造車不愿涉足的三至五線城鎮市場,在汽車銷量和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下,可以說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在代步通勤的訴求下,三至五線城鎮市場消費者更需要符合出行習慣的新能源產品。對雷丁汽車而言,這未被開墾的黃金市場以及完美契合的產品需求正是成就了雷丁的機會,引領趨勢方能贏得主動,雷丁也正是手握著共享出行+新能源產品的“雙刃劍”。
近日雷丁發布的“上車出行”品牌是區別于滴滴、曹操出行等聚焦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出行,而是服務于三至五線市場消費者,為他們帶來更實用更經濟更完善的出行體驗。作為服務運營的主力車型,雷丁i家族i3、i5、i9三款戰略車型也首次正式亮相。在三款車型中,i3和i5是典型的以中短途通勤代步為主的電動汽車,聚焦家庭日常出行需求,價格更加親民;i9則擁有400KM的綜合工況續航和時尚運動外觀,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年輕化對車輛的升級需求。
“上車出行”品牌加之三款戰略產品的推出,不僅讓雷丁汽車實現了三線以下城鎮市場的的全面覆蓋,體現其對于市場需求的深入洞察,也先人一步鞏固了其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優勢。
運籌帷幄,核心競爭力成就“第三極”領軍者
在助力品牌向上的進程中,雷丁汽車顯然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得益于技術、研發、市場三方面的核心優勢,雷丁汽車形成了一個全面的造車產業體系。目前已經在三電系統、智能交互領域頗有建樹,完成了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造車經驗的雙向越級,并且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新能源汽車品質控制體系。
渠道層面,雷丁汽車深入三至五線城鎮市場,業已具備2700家一級渠道和7000家二級渠道,能夠全面滿足城鎮市場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銷售及售后服務體系。連續三年銷量增長率達200%,充分詮釋了廣大城鎮消費者以及市場對于雷丁汽車的認可,加之雷丁i家族i3、i5、i9三款核心戰略產品的加持,無疑將為雷丁汽車未來發展助力。
未來,雷丁還將依托過硬的技術儲備,布局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不斷提供更優質服務,改善消費者出行體驗。
不難看出,不論是從產品布局還是品牌實力,雷丁汽車都已經做好準備直面市場挑戰。而雷丁汽車“上車出行”品牌的適時發布,則進一步加速了雷丁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健步邁進的節奏,不以純粹的高續航迎合補貼政策,而是以市場為根本,以合理的續航與更加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實際訴求為導向,真正提供普通消費者用得起的國民車。在明確自身品牌發展路徑的同時,對行業市場來說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